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硕士生导师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硕士生导师

首页 >> 团队队伍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硕士生导师 >> 正文

陈立春






姓名

陈立春

职称

研究员

联系方式

邮箱

glutclc@glut.edu.cn

通信地址

广西桂林市七星区建干路12

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学习工作经历

2019.04-至今,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地球科学学院,研究员

2012.05-2019.03,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研、研究员

2002.07-2012.04,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研究室,助研、副研,期间于20117月获博士学位

1999.09-2002.06,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1996.08-1999.08,湖南省隆回县石桥铺中学,教师

1991.07-1996.07,北京地矿局一零一地质队地质科,技术干部

1987.09-1991.0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系矿床地质学,员工


陈立春,1970年生,博士,研究员,一级地震安评师,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2年、2011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分获理学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北京地矿局一零一地质队、湖南隆回石桥铺中学、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曾担任地质研究所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现任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地球科学学院研究员,兼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震活动断层探察专家组成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

①活动构造与古地震;②地震中长期预测;③活动构造与重大工程建设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在研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小江断裂带中段古地震与多断层破裂行为研究(41872228),国家基金项目,201901-202212,主持;

2.川西-藏东南(川藏铁路沿线)断裂活动习性考察研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活动断裂与地震灾害”(2019QZKK0901)之子专题,201911-202410,负责川藏铁路沿线;

3.川藏铁路关键工点现场地震预警监测技术研究(K2019G009),国铁重大课题,201907-202112,专题负责人;

4.锦屏山-小金河断裂1:5万活动断层地质填图,横向研究课题,202001-202112,主持。

已完成的部分代表性项目:

1.鲜水河断裂带的古地震精细研究与块体边界大地震响应关系初步探讨, 41372218,国家基金项目, 2014.1-2017.12,   主持;

2.各类型特大地震构造标志研究, 2012BAK15B01-0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 2012.1-2014.12,   专题负责人;

3.川藏铁路施工期地震预警关键技术方案研究, P2018G047-08, 国铁系统性重大项目专题,   201812-2020.12, 专题负责人;

4.金沙江断裂活动性鉴定, 201408023-08, 地震行业专项分项目, 201401-201612,   主持;

5.安宁河断裂(南、北段)1/5万条带状地质地貌填图, 201108001, 地震行业专项分项目, 201101-201412,   主持;

6.新建川藏铁路雅安-昌都段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横向研究项目, 201902-202001, 主持;

7.桑德水利枢纽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 横向研究项目, 201608-201712, 主持;

8.漳县岷县目标区地震危险性评价, 横向研究项目, 201608-201712, 主持;

9.川藏线泸定至江达活动断裂分布概况及线路方案可行性评价, 横向研究项目, 2012-2013, 主持;

10.汉中市目标区主要断裂地震危险性评价, 2010-2011, 主持;

11.宝鸡市目标区主要断裂地震危险性评价, 2010-2011, 主持;

12.西安市目标区主要断裂地震危险性评价, 2006-2007, 主持;

13.西气东输二线邵阳支线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2009-2010, 技术负责人;

14.西气东输二线陕豫改线、深港支线、湘潭支线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2008~2009, 技术负责人;

15.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2007-2008, 技术负责人;

16.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水电项目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 2009-2010, 专题负责人。

取得的主要成果

陈立春研究员,主要致力于活动构造及其在地震预测与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第一时间参加过2008年汶川8级和2010年玉树7.1级等多次重大地震现场应急和震后科考工作。主持完成科技支撑、国家基金、地震局行业专项和所长基金等纵向研究课题12项,西气东输、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地震安评与城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等横向课题10余项,参加973、缅甸水电等重大项目多项,现负责的在研国家基金以及川藏铁路建设等研究课题近10项。主要学术成果是“基于构造系统和构造过程的地震中长期预测方法”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实现,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一作论文《玉树Ms7.1级地震地表破裂与历史大地震》、《芦山地震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活动性》分获“2012年度F5000论文”和“2015年度F5000论文”。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次(排名第二)。

讲授课程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灾害地质学》、《地球科学前沿》、《地质灾害预测与评估》、《活动构造与地质灾害》等

期刊论文

[1]Chen Lichun, Wang Hu, Ran Yongkang et al..   The 2013 Lushan Ms7.0 earthquake: varied seismogenic structure from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4. 85(1): 34-39. doi:   10.1785/0220130109.SCI

[2]Li-chun Chen, Yong-kang Ran, Hu Wang, et   al.. Palaeoseismology and kinematic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Xiaoyudong   rupture, a short but significant strange segment characterized by the May 12,   2008, Mw 7.9 earthquake in Sichuan, China. Tectonophysics, 2013. 584: 91-101.   DOI:10.1016/j.tecto. 2012.08.030.SCI

[3]陈立春, 冉勇康, 王虎, . 芦山地震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活动性[J]. 科学通报, 2013, 58(20): 1925-1932.

[4]CHEN LiChun, RAN YongKang, WANG Hu, et al.   The Lushan Ms7.0 earthquake and activityof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8(29-29): 3475-3482. 2013. DOI:   10.1007/s11434-013-6009-6.SCI

[5]陈立春, 王虎, 冉勇康, . 玉树Ms7.1级地震地表破裂与历史大地震[J]. 科学通报, 2010, 55(13):1200-1205.

[6]CHEN Lichun, WANG Hu, RAN Yongkang, et   al.. The MS7.1 Yushu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and large historical   earthquakes on the Garzê-Yushu Fault[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0,   55(31):3504-3509. DOI: 10.1007/s11434-010-4079-2.SCI

[7]陈立春, 冉勇康, 王虎, . 地表弱活动断裂67级地震中长期预测技术要点与案例解析. 地震地质,   2013, 35(3): 480-489.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13.03.003.EI

[8]Qiongying Liu, Shunyun Chen, Liangwen Jiang, Dong   Wang, Zhuzhuan Yang, Lichun Chen*. 2019. Determining thermal   diffusivity using nearsurface periodic temperature varia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racing groundwater movement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Hydrological Processes. 33:1276-1286. DOI:   10.1002/hyp.13399. (SCI)

[9]Mingjian   Liang, Lichun Chen*, Yongkang Ran, et al.. 2020. Abnormal Accelerating   Stress Release Behavior on the Luhuo Segment of the Xianshuihe Fault,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3000 Years.   Front. Earth Sci. 8(274): 1-15. doi: 10.3389/feart.2020.00274.(SCI)

[10]梁明剑, 陈立春*, 冉勇康, . 2020. 鲜水河断裂带雅拉河段晚第四纪活动性. 地震地质, 42(2): 513-525.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20.02.016.(EI)

[11]李彦宝, 陈立春*, 王虎,. 2019.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昂仁段晚第四纪活动证据. 地震地质, 41(5): 1091-1104.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19.05.00.(EI)

[12]曾蒂, 陈立春*, 陈顺云, . 2017. 2013年芦山Ms7.0地震前基岩地温变化的再分析[J]. 地震地质. 39(05): 994-1006.(EI)